廣和中醫減重 中醫減肥 你該了解數十年有效經驗的中醫診所經驗技術~
中醫減肥需要強調身體體質,只要能識別出個人肥胖的因素,然後根據個人的體質和症狀,施以正確的為個人配製的科學中藥,減肥成功可被期待,已經有很多成功案例。這也是我們在中醫減重減肥領域有信心的原因。
廣和中醫診所使用溫和的中藥使您成功減肥而無西藥減重的副作用,也可減少病人自行使用來路不明的減肥藥所產生的副作用,不僅可以成功減重,配合飲食衛教得宜,就可以不復肥。
廣和中醫多年成功經驗,為您提供安全,有效的減肥專科門診。

中藥減重和西藥減重差異性:
目前普遍流行的是藥物減肥法,藥物減肥法分為中藥減肥法和西藥減肥法。有些人也會選擇抽脂等醫美方式。
但是在我們全套的中藥減肥計劃中,除中藥外,還有埋線幫助局部減肥的方法。
西藥減肥,除了雞尾酒療法外,早年流行的諾美婷也是許多人用西藥減肥的藥物。
但是近期大多數人都開始轉向尋求傳統中藥不傷身的方式來減肥,同時可應用針灸,穴位埋入等改善局部肥胖。

許多人不願嘗試中醫減重最大原因:
減肥的最大恐懼是飢餓。廣和中醫客製化的科學中藥。根據個人需要減少食慾,但是又不傷身,讓您不用忍受飢餓感
讓您不用為了減重,而放棄該攝取的營養。

廣和中醫還使用針灸和穴位埋線刺激穴位,促進血液循環和減肥。
許多人來看診的人,都相當讚許我們的埋線技術,口碑極好!
這類新型線埋法的效果可以維持約10-14天 但不適用於身體虛弱,皮膚有傷口,懷孕、蟹足腫病人,必須要由醫師評估情況才可。
如果您一直想要減肥,已經常試過各類坊間的西藥還是成藥,造成食慾不振或是食慾低下,甚至出現厭食的狀況,營養不良的情形


請立即尋求廣和中醫的協助,我們為您訂做客製化的減重計畫,幫助您擺脫肥胖的人生!

廣和中醫診所位置:

廣和中醫深獲在地居民的一致推薦,也有民眾跨縣市前來求診

醫師叮嚀:病狀和體質因人而異,須找有經驗的中醫師才能對症下藥都能看到滿意的減重效果。

廣和中醫數十年的調理經驗,值得你的信賴。

RV15VDEVECPO15CEWC15

 

微信視頻號仍在灰度測試階段,不過很多人都對其十分看好,潘亂甚至說:視頻號可能再造微信。11億月活用戶,熟人社交,微信生態……人們有很多看好視頻號的理由。作為消費者與創作者體驗一段時間視頻號後,我的看法是:視頻號是騰訊短視頻距離成功最近的一次,不過要讓短視頻市場從「抖音快手二人轉」變為「快抖微三國殺」,依然存在不小的難度。 視頻動態不行,視頻號能成? 微信此前在短視頻上有諸多嘗試,視頻號前最近的動作是上線視頻動態,目前這一功能還在服役。我朋友圈有超過5000人,但寫作本文時看了一下,使用這個功能的只有3人。可以說視頻動態在事實上是失敗了。為什麼視頻動態不行,視頻號卻被大家如此看好呢?因為定位截然不同。 ... 視頻動態本質是朋友圈的視頻版,每個人都可以創作,創作了只能給朋友圈的人看。朋友圈本身就能分享短視頻,私域短視頻分享場景已經被滿足得很好,視頻動態沒有存在的必要。 視頻號的本質則是基於熟人社交+個性化算法雙重推薦的短視頻平臺,是視頻版的社交媒體,跟視頻動態有兩點核心不同:一個是其分發邏輯結合了熟人社交與智能算法,基於朋友圈卻可以破圈,在行業里,這是前所未有的分發機制。另一個是其消費與創作場景不是熟人創作給熟人看,而是人人創作給人人看,消費視頻的不再是看朋友們的碎碎念,而是發現更大的世界,創作的不再是朋友圈日常炫耀,而是一個積攢粉絲的創作平臺,是「號」。 視頻號是微信對標抖音/快手的短視頻平臺。抖音的slogan是「記錄美好生活」,快手是「看見每一種生活」,視頻號是「記錄真實生活」,定位大體沒什麼區別,只不過創作者與消費者的用戶構成不同,內容調性不同,運營機制不同,分發機制不同而已。快手的標籤是老鐵社區,抖音的標籤是美好生活,視頻號的標籤是社交網絡。 抖音、快手的消費者與創作者都是微信用戶的子集,視頻號要做的是將這些用戶的短視頻消費與創作場景往微信里導入。以前微信試過嗎?試過,但不徹底。騰訊在短視頻上栽過多次跟頭,但大多數跟頭跟微信沒什麼關係。微信一直「欲做還羞」,雖然有視頻動態這樣的嘗試,然而在短視頻平臺上一直沒有真正動起來,頂多是給微視開放「限時推廣」連結。視頻號是微信在短視頻平臺上第一次動真格,與朋友圈關係鏈徹底打通,同時徹底擁抱算法,這構成了視頻號的核心競爭力。 視頻號核心競爭力是分發機制 視頻號是對標抖音、快手的短視頻平臺,但絕對不會沿用抖音或者快手的打法——微視是這樣做的,兜兜轉轉,效果不是很理想。視頻號被看好的原因,正是因為其採取了獨特的分發邏輯。視頻號的內容傳播鏈路突破了朋友圈,打通N度人脈,實現了公開傳播,本質上是基於熟人社交+算法的推薦機制,有點像Facebook。 媒體變革的核心不是內容形式,而是分發邏輯。網際網路媒體取代紙質和廣播媒體不是因為內容的數字化,而是基於數字化技術的分發機制。門戶讓內容免費,搜索讓用戶從海量免費內容檢索到自己需要的。基於人與人follow關係的微博式推薦本質則是關注流,你關注感興趣的帳號進而得到感興趣的內容,這是第一代社交媒體,公眾號跟微博是一類的,只不過承載內容不同。關注流後千人千面的算法推薦,讓用戶看到「可能感興趣」的內容,成就了字節跳動這一新巨頭。接下來,基於熟人社交+算法推薦的分發模式有望成就新的內容平臺。 千人千面的算法推薦不是今日頭條首創的,國內最先做的是一點資訊。早在2016年,時任一點資訊董事長的劉爽就曾自我剖析過算法推薦的缺陷,信息繭房的問題大家都知道,算法推薦還有一個缺陷是「基於海量點擊的算法推薦帶來的閱讀和視野的狹窄和偏見。」 什麼意思呢?個性化算法的基礎邏輯是,如果一篇文章被點擊的越多就表明它更受歡迎,基於此它更應該被推薦給你。微信公眾平臺上能形成10萬+的閱讀就算不錯了,而個性化資訊平臺上動輒出現100萬+閱讀的內容,就是因為後者採取了基於閱讀效果的個性化推薦技術。個性化閱讀很容易形成閱讀量的「馬太效應」,強者恆強,弱者越弱,說白了,就是強化頂部閱讀,弱化長尾閱讀,然而這顯然違背了個性化閱讀的初衷。 在劉爽看來,這個推薦邏輯導致的後果是,「算法推薦的是大眾,甚至是庸眾一致叫好的高點擊作品,但不一定是用戶所在的那一個圈層所高度認可的。」不同圈層有著不同的偏好,比如中產階級、90後、網際網路圈、媽媽圈,大家都有自己的閱讀偏好。大眾喜歡的不一定是你我喜歡的,很多人喜歡雞湯、咪蒙、八卦,但也有很多人不喜歡。如果基於此進行推薦,等於讓每個人的閱讀趣味被迫隨大流。 視頻號恰好能夠做到,在利用算法實現個性化推薦來提高內容流通效率的同時,確保特定圈層口味的一致性,閱讀趣味與視野不隨大流,簡單地說就是你朋友圈的人群構成會很大程度決定你看到什麼。很多人吐槽視頻號打開都是「老男人」,不是因為視頻號上老男人扎堆,而是因為自己朋友圈老男人多,這些人應該反思一下是不是自己太老了? 用社交推薦彌補算法推薦的不足,已被各個平臺重視,字節跳動每個產品都在強化社交,甚至嘗試去做熟人社交,是因為社交可以彌補算法缺陷。快手不懼來勢洶洶的抖音呈現出強大的後勁,是因為老鐵文化。B站、知乎和豆瓣等平臺呈現出各自活力,都是因為有獨特的社區屬性,他們都聚集了一群人,有了人與人的關係。 ... 短視頻平臺都想要強化社交,但顯而易見的是,熟人社交是微信獨有的能力,別的平臺複製的機率是0。基於熟人社交的算法推薦將是視頻號的核心競爭力。如果視頻號成功,微信再將類似的分發邏輯延展到直播、圖文和短內容等領域,理論上都可以成功。字節跳動從今日頭條延展到抖音等平臺的核心主線是「千人千面」的分發算法;騰訊從遊戲開始步步為營構建龐大的泛娛樂帝國,核心主線是社交關係鏈。算法與社交合二為一,騰訊就可以真正意義上再造一個內容生態,而視頻號只是開始。 為何視頻號上「老男人扎堆」? 在各個微信群觀察了一下,現在對視頻號的評價呈現出兩級分化的現象。很多人對視頻號都表示看好,特別是自媒體等創作者,抱著先玩起來的心態積極去摸索,去攫取早期紅利。不過關於視頻號的槽點也很多:消費者吐槽較多的是視頻號內容營銷號太多,油膩中年大叔或者阿姨不厭其煩地在上面打雞血、講道理、談觀點成了風景線,有網友如此反饋:「都惦記從這上頭賺錢,就不好看了」。創作者吐槽視頻號算法讓人捉摸不定,抖音、快手上的「搬運工」內容動輒數千贊,在視頻號上獨家原創的內容流量卻微乎其微,有的創作者最初視頻流量大,後來直線下滑…… ... 出現這樣的現象都可以解釋,甚至可以說是視頻號當前發展階段的一種必然。 張小龍在2020年微信公開課上反思微信有兩個失誤:「一個失誤是公眾平臺在很長時間裡只有PCWeb版,這限制了內容創作者的範圍;另一個失誤則是公眾平臺原本想取代簡訊成為一種連接品牌和訂閱用戶的群發工具,並且有效地避免垃圾簡訊。群發的內容並不是重點,應該是各種各樣的形式的內容都是可以的,如文字,圖片,視頻等。但我們一不小心把它做成了文章作為內容的載體,使得其他的短內容的形式沒有呈現出來,那使得我們在短內容方面有一定的缺失。這也是為什麼之前我說,公眾號本身並不是為媒體準備的這樣一個原因。」 張小龍反思這兩個失誤的結論是:微信要發力短內容。視頻號是微信發力短內容的結果。公眾號長、視頻號短,視頻號很大程度擴寬用戶在微信的內容消費場景。同時,視頻號讓很多不善於或者不願意寫長文的創作者可以參與進來,比如明星,很少有明星開通公眾號,開通了也很難持續更新,視頻號理論上可以,現在舒淇、楊冪和迪麗熱巴等明星已經進來了。 ... 公眾號當初無心插柳柳成蔭,成了媒體平臺,也重塑了中文網際網路內容生態,截至目前依然是最核心的新媒體內容平臺。視頻號也可能會經歷類似的成長路徑。視頻號官方介紹自稱「是一個人人皆可記錄和創作的內容平臺,也是一個了解他人、了解世界的窗口。微信視頻號、記錄真實生活、歡迎每一個愛表達的你。」 不過到目前為止,視頻號里真正記錄生活的內容占比特別小,更多是PGC即明星、網紅、達人、自媒體、微商等創作的內容,知識類的、技能類的、觀點類的……天下熙熙皆為利來,現在玩兒視頻號的大都是帶有功利性目的的,專業內容創作者更有動力去做一個平臺最初吃螃蟹的人,雖然視頻號暫時難以變現,但大家都盯著其中的粉絲紅利,去博一個未來。 ... 視頻號的人人創作階段不會這麼快到來。快手是真正從「人人記錄生活」起家的,現在依然呈現出濃厚的土味,但快手崛起的背景是低線市場缺乏對應的內容消費與創作平臺。在成熟的內容市場,強運營是標配。抖音最初是少部分創作內容給所有人看,最後才進化到人人創作。微博先發力的是明星名人,在發現這些大V的內容供給能力無法滿足消費者內容需求時,才將重點放在了垂直領域的腰部創作者以及長尾創作者身上,形成PUGC的創作氛圍。 視頻號在創作者引入上採取了類似的先抓頭部的模式,明星入駐明顯是運營的痕跡(迪麗熱巴甚至直言不諱是「交作業」,更新一次就沒動靜了。)一般人申請成為視頻號內測者要在郵件中註明在別的平臺的粉絲數,這體現出視頻號初期重視頭部創作者。視頻號的創作者是被局限在少數領域的,內容供給側要跟上還得要一段時間。長期來看視頻號要做一個人人創作的類似於抖音/快手的平臺很難,對於普通用戶來說,抖音/快手記錄生活已經成了習慣,微信很難改變這樣的習慣,微信視頻號最終可能會進化成一個頭部/腰部用戶創作內容的平臺,就像微博一樣,「記錄真實生活」的職責將是朋友圈承擔。 ... 對於創作者來說,則要接受視頻號的波動,視頻號的推薦算法正在被調教中,只有足夠的內容與消費行為數據算法才會表現更好。微信是個性化算法與熟人社交結合的唯一玩家,需要一段時間去摸索適合平臺的分發機制。 視頻號與公眾號融而不合 視頻號可以給公眾號文章導流,一些嘗試視頻號的自媒體相信視頻號終將跟公眾號全面打通。長期來看,視頻號一定會跟微信生態逐步打通,不過最終會是一種融而不合的狀態,就像小程序、公眾號間現在的關係一樣:雖然有打通,卻有一定的隔離。 為什麼在信息流上,微信一直淺嘗輒止?「看一看」是微信在算法推薦領域最激進的一次探索,效果不錯,但其只是公眾號內容生態的一個補充,沒有去顛覆公眾號已有分發邏輯與內容生態。如果在公眾號生態內太強化算法推薦,就會改變原有的內容生態體系,這對耗費數年時間積攢粉絲的先行創作者不公平不說,將毀滅公眾號「去中心化」這一核心根基。 ... 正是因為此,視頻號要單幹,而不是基於公眾號來做。視頻號從0到1地重建一套分發機制,重建一套粉絲訂閱體系,重建一個與公眾號平行(但不互相隔離)的內容生態。公眾號原來的利益格局可能會被影響,卻不會被破壞——這是今日頭條等算法類平臺被詬病的問題,創作者在平臺經營幾年好不容易積攢了百萬粉絲,卻可能會在一夜之間被平臺用算法「扶持」的新帳號趕超,這樣的做法長期來看會傷害平臺的內容生態,從單獨做一個內容生態體系,可以看出微信一貫的克制,也可以看出微信維護公眾號去中心化生態的決心。 公眾號與視頻號創作者很可能會是兩撥人,抖音/快手玩兒得好的往往玩不好公眾號,公眾號上的大V在短視頻平臺上做得好的很少。公眾號是長內容、視頻號是短內容,做得好長內容的往往做不好短內容,能碼字又能在鏡頭前表現好的創作者也很少。(直播和短視頻也是兩撥人)。因此,視頻號最大的贏家很可能是公眾號外的創作者,這是一個全新的生態。 對於紮根公眾號的自媒體來說,微信視頻號可能是上短視頻這趟列車的最後機會,但最終能夠分到蛋糕的一定只有一小波人。相對於抖音、快手而言,視頻號基於熟人社交圈層傳播的特性,意味著其有更加精準的圈層影響力,就像朋友圈一樣直接影響B端,基於此視頻號是to B端自媒體做短視頻的一個重要機會,這是視頻號上「中年男人」變多的原因之一。我建議自媒體朋友可以嘗試,不過要做自己擅長的內容,而且要適可而止。 對於公眾號自媒體來說,另一個值得關注的視頻化機會是長視頻——B站有一波科技財經UP主火起來了,如「老蔣巨靠譜」、「巫師財經」、「半佛仙人」等等,均屬於知識類UP主,他們將長文章的信息轉化成幾十分鐘的長視頻,被B站用戶刷著彈幕觀看學習,這些UP主的核心競爭力都是內容本身,比如「老蔣巨靠譜」曾經是虎嗅編輯,寫長文出身;再比如「半佛仙人」在公眾號上做得很好,後來才做UP主。在B站強化知識內容長視頻的同時,知乎在2020年也將視頻化作為重點,這些都是公眾號自媒體的機會,甚至比視頻號更值得關注。 ... 總結一下: 視頻號是騰訊短視頻距離成功最近的一次,雖然短期內將充滿槽點,但基於獨特的熟人社交圈層推薦機制,騰訊大機率會贏得很漂亮,雖然一定會打得艱難。

 

 

內容簡介

溫尼考特,戰後英國最具原創性的精神分析師
在討人喜愛的面具下隱藏的,究竟是個什麼樣的靈魂?
洛德曼引領讀者深入內裡,層層掘出
他的故事、他的愛欲、他的憾恨和他的思想

  溫尼考特,這位牽著泰迪熊的小掌登上精神分析殿堂的淘氣叔叔,一直以來都予人溫和、靈活、歡快甚至「完美無缺」的公眾形象(他皺巴巴的衣著和東倒西歪的坐姿除外)。表面上他似乎總是無憂無慮地生活在幸福的光環下,擁有無懈可擊的童年和燦爛奪目的學術成就。但是,私底下的他,真的是這樣嗎?

  本書作者洛德曼醫師經多方奔走訪查及詳閱大量資料,為我們拼貼出一幅帶灰調、或許不甚完美的溫尼考特畫像:平靜的英國鄉間童年、與完美到近乎聖人的父親和憂鬱的母親間耐人尋味的親子關係、永遠進不去美麗卻古怪的第一任妻子內心世界的隱痛,以及歷經煎熬後跨越道德界線,與知他甚深的第二任妻子圓滿和諧的婚姻生活。

  現實生活中的溫尼考特孩子氣、優柔寡斷卻又叛逆、對錢沒概念,還常唆使員工跑腿代辦私務;但在學術成就上,愛玩的性格引發了源源不絕的創造力,天生反骨造成了他思想上的絕不受制於權威,也使他成為英國戰後極少數在吸納大量克萊恩派的理論精髓後,仍能擺脫箝制、創發出自己獨到見解的精神分析理論家。我們可以說,他的「不完美」成就了他,也讓我們因此享有這位充滿創意與勇氣的分析師,那豐饒而不受限制的心靈。

  本書除以大量篇幅探討溫尼考特的思想脈絡外,另兼論了英國精神分析學會的發展史和幾位重量級人物間的權力糾葛,包括梅蘭妮.克萊恩、安娜.佛洛伊德、詹姆士.史崔齊、恩斯特.瓊斯和瑪殊.汗等人的恩怨情仇,書末並附溫尼考特歷年作品完整列表,深具參考價值。

本書特色

  第一本關於兒童精神醫學大師溫尼考特生平的全景式描繪,深入而完整

  醫生作家王浩威審閱、兒童精神科周仁宇醫師、邱顯智醫師專文作序推薦

作者簡介

羅伯.洛德曼 F. Robert Rodman, M.D.

  1934年二月三日出生,在哈佛大學完成學士學位後,於波士頓大學醫學院取得醫師資格。

  洛德曼醫師是美國知名的精神分析師,曾為紐澤西普林斯頓尖端精神分析研究學會的成員,並在加州比佛利山執業。他對溫尼考特的熱誠推動了溫氏的教學演講、臨床研究和論文等相關資料的出版,並曾受克萊兒.溫尼考特請託,以詮釋性的角度編輯溫尼考特書信集《隨興的表達》(The Spontaneous Gesture, 1987),精闢見解令人嘆賞。

  除擅長的精神分析和心理治療外,洛德曼醫師亦勤於筆耕,他是《還沒死去:一份回憶錄》(Not Dying: A Memoir)與《讓希望存活:成為一位心理治療師》(Keeping Hope Alive: On Becoming a Psychotherapist)二書作者。這部資料浩繁的《溫尼考特這個人》,亦是他窮盡多年時間飛往各處進行訪談,加上閱覽大量文獻,再與個人見解細細織就後,才完成的作品。

  2004年十一月十五日,在《溫尼考特這個人》出版後隔年,洛德曼醫師即因中風引起的併發症,於加州聖塔莫尼卡逝世,享年七十歲。

導讀 一本傳記的許多種讀法

I. 詩人溫尼考特

  我們應該怎樣去閱讀《溫尼考特這個人》這一本傳記式的思想介紹呢?

  溫尼考特這樣的一個名字,所代表的思想和態度,對於心理專業的人士來說是一個嶄新的世界(或者更準確地說,是將專業的許多領域講得更清楚、更有感受力);對於非專業的讀者來說,閱讀他作品過程中覺知到他思想的原創性和詩意的表達方式,所帶來的不只是心理學或精神分析的專業知識,更多的甚至是一種看世界的方式。

  溫尼考特的作品在精神分析世界裡,原本就是一種特殊的存在。他的這種處境經常讓人聯想到本雅明(Walter Benjamin, 1892-1940)這位十九世紀末出生的大思想家。當年,本雅明被介紹到臺灣(最初介紹到英美世界時亦同樣)是放在社會學法蘭克福學派的諸君子之間。這樣的併列是十分突兀的:一群高度理性語言的理論家中,忽然夾雜一位詩人。同樣的情形也出現在溫尼考特身上:精神分析在佛洛伊德後,語言愈來愈理論也愈艱澀的發展中,忽然出現一位感性而浪漫的詩人。

  本雅明也好,溫尼考特也好,稱他們是詩人並不是貶抑他們在理論上的成就。他們都是在哲理的探索過程中,比別人更早去思考一些與眾不同的範圍,是理性語言的邏輯不容易觸及的,於是不約而同地採取了一種詩意語言以追求比較可能的準確表達。讀他們的作品就像讀好詩一樣,乍看是十分淺顯的文字,但閱讀起來似乎別有蹊蹺,每一次都有不同層次的領悟。

  我自己是在專業的路途上,與當年的伙伴共同摸索前進時,早早就遇見溫尼考特的思想和作品的。當時不知怎地,自己就被吸引了。這幾年才慢慢瞭解這其中的一些原因,譬如,詩的(poetic)知識狀態對個人造成的影響是無法想像的。

II. 遇見溫尼考特

  大學將畢業時,七○末八○初將解嚴的臺灣,許多西方後六○年代的思潮開始偷渡進來,特別是來自歐陸的,我還記得當年還是醫學系五、六年級時,讀到廖仁義譯、巴托莫爾(Tom Bottomore) 寫桂冠出版的《法蘭克福學派》(The Frankfurt School)(1984),忽然覺得整個世界開了好大一扇窗給自己的一種奇妙感覺。當然,後來法國的結構主義與解構主義進來了,還有好多的像新左派、後馬克斯、後現代、女性主義等等。在這些行列出現的許多理論大師中,高舉著精神分析大旗的拉岡(Jacques Marie-Emile Lacan, 1901-1981)自己當然是特別地注意。

  拉岡的拗牙詰口是眾所皆知的。我不同領域的朋友組一個讀書會想把拉岡搞懂,這樣的行動是退伍前開始的,一直持續到開始在臺大醫院精神科擔任住院醫師。只是,花了好大的力氣,包括在師大法語中心學了一年半的法文,這個充滿語言學和拓樸學的法國精神分析,似乎離我們眾人集體加起來的功力還是很遙遠。特別是實務的經驗開始累積,臨床所看到的現象離拉岡愈來愈遠,這條路也就不知不覺地停滯了。在住院醫師階段,當時臺灣心理學界或精神醫學界並沒有太多人講心理治療,更別提精神分析。其實,那時陳展航醫師從美國梅寧哲診所回來了,在榮總擔任主治醫師,應該是一位很好的求教對象。只是,當時受到特克(Sherry Turkle)《精神分析政治學:賈克.拉岡和佛洛伊德的法國革命》(Psychoanalytic Politics: Jacques Lacan and Freud’s French Revolution)的影響(整個美國六○年代思潮看待佛洛伊德的方式亦是如此),對於安娜.佛洛伊德為首的自我心理學是十分主觀地不屑一顧的,也就沒想到去尋求和自我心理學息息相關的梅寧哲診所回來的這位可能的老師。

  當時一群住院醫師中,包括市療、桃療、榮總和臺大的,是經常一起聚會學習。我忘了是張凱理還是陳登義,找到了聖克萊爾(Michael St. Clair)寫的《客體關係理論與自體心理學》(Object Relations and Self Psychology: An Introduction,現在已經是第四版了),推薦給大家,忽然才注意到英國精神分析的發展,知道有客體關係理論的存在。(當然,多年後才知道:原來英國只稱是克萊恩學派 [Kleinians],而所謂客體關係理論 [object relations theory] 這名詞,其實是美國精神分析學派稱呼英國的方式。)

  因為開始遇見英國的精神分析學派,才開始知道克萊恩(Melanie Klein)、費爾貝恩(Ronald Fairbairn)、溫尼考特、巴林(Michael Balint)、畢昂(Wilfred Bion)等人。

III. 分析我們的分析師

  對於精神分析的人來說 ,有些人認為真正的分析師幾乎是無所不分析,覺得生活中的一切都應該精神分析地思考。這不是說見到任何一個人就開始分析,而是說,精神分析的思考方式就是他日常生活的思考方式。這樣的看法也許見仁見智。但是,如果我們所面對的是一位精神分析師,以精神分析的思考來瞭解,反而是最恰當不過的。

  溫尼考特傳記很多,而且是愈來愈多。我第一本讀到的是法國人克蘭西(Anne Clancier)和卡馬諾維奇(Jeannine Kalmanovitch)所寫的《溫尼考特與自相矛盾》(Winnicott and Paradox)(1987年英譯本),1990年代在臺大精神科以溫尼考特為主題做總醫師學術演講,主要就參考這一本,再加上菲利普斯(Adam Philips)寫的《溫尼考特》(Winnicott, 1989),就綽綽有餘了。這位作者有很多書譯成中文,偏偏沒有這一本。(這兩本書的作者,剛好都和瑪殊.汗有關:前者是訪問瑪殊.汗,後者是接受瑪殊.汗分析。)後來又有雅各(Michael Jacobs)撰寫的《溫尼考特:客體關係理論代言人》(D. W. Winnicott,中文本由生命潛能出版)一書和卡爾(Brett Kahr)的《傳記映像》(D. W. Winnicott: A Biographical Portrait)。愈來愈多的傳記,也愈來愈多的二手論述,似乎也顯現溫尼考特愈來愈被看到的重要性。

  然而,直到《溫尼考特這個人》這本傳記的來臨,才有所謂的「a full-sized biography」,不再只是一兩百頁的簡介而已。作者羅伯.洛德曼(F. Robert Rodman)是1934年在波士頓出生,哈佛大學及波士頓大學醫學院畢業和訓練出來的精神科醫師,後來在加州執業的精神分析師。他是溫尼考特到美國演講時,才第一次注意到這一個人。溫尼考特去世後,他投入了溫氏書信的整理,成為以溫尼考特研究出名的學者,也因此有了這本傳記。而作者也在書成後次年的2004年去世。

IV. 一本傳記的多種讀法

    《溫尼考特這個人》的書寫策略是十分精神分析的。我們因此瞭解了溫尼考特的人生許多的為什麼,包括他理論中對母親角色的在乎,可能和他經歷了母親的憂鬱、與克萊恩緊張的關係、第一任妻子精神病的完全退行,直到第二任妻子扶持式的接納都有關係。我們也瞭解了為何他是如此大器晚成?幾乎五十歲才大量爆發出他的原創力。雖然,嚴格地說,這只是屬於作者一種假設性的推斷分析。但我們有了一種瞭解的方式了。

  同樣地,透過這一本書,不只可以看到溫氏這一個人如何形成,我們也看到英國學派的形成過程。特別是做為精神分析的發展,英國幾乎是從一開始就和維也納息息相關的地方,英國同時也是佛洛伊德晚年告老安息之處。暸解英國的發展,我們更可以因此看到,如今在精神分析學習過程中遇到的許多制度是如何一步一步被建構出來的。

  相對於現在的精神分析界,早期的精神分析也許是還在摸索,也就有很多不同的嘗試。他們從早期分析自己、分析自己的子女和自己的姪兒女,到交換分析,到這本書中提到的關係,像瓊斯是邀克萊恩來英國的人也是要她幫忙分析他子女的人,克萊恩是督導溫尼考特的人也要求他分析她兒子等等。在這一種過程中,我們看到了精神分析界開始注意到界線(boundary)的重要性,開始避免(甚至禁止)多重關係。

  而英國精神分析界最特別的,就是安娜.佛洛伊德(Anna Freud)和克萊恩這兩位女性的戰爭。這本傳記雖然以描述溫尼考特的生平為主,卻因為他是夾在這一對立情勢中間的重要目睹者,甚至是這樣的對立同時也相當程度地影響了溫尼考特的理論發展。因此,在閱讀溫尼考特的傳記過程時,自然也看到了理解英國精神分析發展的另一個角度。

V. 溫尼考特這個人

  溫尼考特在1896年出生於英國普利茅斯,原本是一位小兒科醫師。1923年二十七歲那一年,他結婚、開業,同時也開始接受精神分析,日後成為英國開始有精神分析訓練後的第一批候選人。

  當時英國精神分析的發展,先是克萊恩在1926年來到英國,除了對英國產生巨大的影響,她自己同時也逐步發展出日後影響至鉅的理論。當克萊恩理論漸成熟之際,另一位同樣戮力於兒童精神分析的安娜.佛洛伊德,也隨父親的避難而在1938年定居倫敦。從此,兩個人對兒童精神分析看法的分歧原本只是隔海偶爾交戰,開始變成面對面的巷戰衝突。這場「兩位女士的戰爭」,當時雖然造成許多的緊張和對立,但放在歷史的現在來看,其實反而是促成精神分析的大豐收。(關於這次論戰的主要文獻,後來由沛兒.金 [Pearl King] 編輯成《佛洛伊德?克萊恩之論爭》[The Freud-Klein Controversies],林玉華等人早已翻譯好,最近將由聯經出版社出版。)

  溫尼考特在這樣充滿張力的環境下成為一位精神分析師。精神分析師的訓練剛好是最強調獨立成熟的人格,他的成長路程也就顯得特別的不容易?或者說,要成長出一個獨立而自在的人格原本就應該是不容易的,只是他的成長不只是在會談室內慢慢談出來的,更多是在自己的家庭生活和精神分析社群中。

  在兩位女士展開論戰時,先有費爾貝恩、沛恩(Sylvia Payne)等表示了堅持中立的態度。後來溫尼考特和海曼(Paula Heimann)也脫離克萊恩一派,再加上新的流亡者巴林夫婦和佛克斯(Michael Foulkes)。於是就有了英國精神分析獨立派(British Independent Group)或中間派(Middle Group)。

  「獨立派」這樣的名稱,雖然是克萊恩或安娜的人馬叫出來的,其實頗為符合溫尼考特當時雖然還沒流露出來的反權威性格。他的這樣性格,後來發展成他重要理論之一的「反社會傾向」的討論。

  除了「反社會傾向」,溫尼考特思想最廣為人知的觀念還有「扶持」(holding)、過渡客體(transitional object)、促長環境(fascilitating environment)、遊戲和現實(playing and reality)、塗鴉遊戲(squiggle)、自發示意(spontaneous gesture)等等。他的文章或演講所提到的觀念,甚至是一些自創的名詞,如今已經成為日常生活的用語了。

  當然,在精神分析專業上,他的理論貢獻比這些名詞還更多。關於這一部分,正是作者在這一本乍看是傳記的作品中,真正想要呈獻給所有讀者的。

VI.《溫尼考特這個人》的中譯本

  當年在臺灣,當一群將走向心理治療和精神分析的伙伴,遇到了英美的客體關係理論和自體心理學時,在這路途中其實是遇到其中的許多的大師。只是,在這過程裡,誰遇上那一位大師,誰又不知不覺地投入另一位大師,其實是值得以後的歷史細細玩味的。

  溫尼考特的作品夾雜在其他伙伴的作品中陸續在臺灣出現。最先,在遠流出版社精神分析經典系列的計畫中,原本屬於溫氏的有《成熟的歷程與促長的環境》和《遊戲與現實》,但終究是難產了。反而是林玉華在五南策劃的精神分析系列先出版了溫尼考特的《客體關係兒童心理治療實例:皮皮的故事》(The Piggle)。後來才由心靈工坊和財團法人華人心理治療研究發展基金會合作,譯出了《塗鴉與夢境》(Therapeutic Consultations in Child Psychiatry)、《二度崩潰的男人》(Holding and Interpretation)、《遊戲與現實》(Playing and Reality)三本理論書,心靈工坊隨後又另行出版了溫尼考特在BBC的廣播合集《給媽媽的貼心書:孩子、家庭和外面的世界》(The Child, the Family and the Outside World)。

  洛德曼醫師的這本完整的傳記是由我提議,推薦吳建芝、簡意玲和劉書岑三位新生代醫師來翻譯的。當時,她們都是剛剛完成住院醫師訓練的精神科醫師,分別正要專攻兒童精神醫學和精神分析的。感謝她們的投入,再加上心靈工坊的編輯細心而反覆的校對和編輯,才有這一本書的完成。

  對我自己而言,審閱完本書後,終於放下心裡的一塊大石頭。

  想想過去這半輩子,投入精神分析和心理治療的翻譯,不知不覺已成為自己生命的一部分。以後要再做這樣的事,可能沒機會,也沒精力和時間了。對於溫尼考特還沒譯成中文的其他重要作品,恐怕是有待來人了。

  王浩威
  精神科醫師、臺灣心理治療學會理事長
  2010年9月

中文版推薦序一

看見、等待、思索

  精神分析常讓人難以理解。分析師很少給建議,有時甚至少到被認為什麼也沒做。而溫尼考特這位精神分析師,在他繁多的著作以及豐富的人生裡,用了各種方式,闡釋這個做得少的道理。

  他每篇文章都不長,讓人以為可以很快讀完,卻不由自主像被抓住似地不停思索。他總是能替讀者撐起一個思考的空間。在臺灣精神分析學會的讀書會裡,我們曾經花了半年的時間才讀完他一篇十頁的論文。現在仍然回味無窮。如果不是時間限制,肯定可以就那樣一直讀下去,然後新的思考還會不斷湧出。像詩一樣,他的文字裡空間的壓縮和意義的延展同時發生。好像沒有告訴讀者什麼,但讀者卻有許多自己的發現。

  基於他在小兒科以及兒童精神分析的臨床經驗,溫尼考特發表了很多關於母親與嬰兒的論文。這些細緻深入又有說服力的觀點,影響了超過半世紀以來的心理治療,也開啟了嬰幼兒心理治療工作的可能性。但這樣一個徹底改變人們對母嬰關係看法的人,卻不斷強調,關於照顧嬰兒他根本什麼也不會;他會的,只是在父母遇到困難的時候,提供一個思考的空間。

  他認為照顧嬰兒是一種預防工作,只有出了問題的時候人們才會注意到這個工作的重要。母親為嬰兒所做的就是這樣。她沒有告訴嬰兒該做什麼,但在她懷裡,嬰兒得到保護與滿足。她時時刻刻想著嬰兒的狀態,擋掉可能的傷害,逐步在嬰兒可以承受的範圍裡把世界帶給嬰兒。雖然母親做了這麼多,但嬰兒感受到的,只是一個安全的空間,並且在自己的步調裡成長。要到很久以後,他才會知道母親曾經為他做過什麼。

  溫尼考特的臨床經驗告訴他,許多我們視為理所當然的,都不是平白而來,包括長大、存在感以及對世界的熱愛,這些都是早期母嬰關係的產物。如果我們知道母親為孩子撐起空間這件事有多麼重要,我們便也會知道必須有人為母親做同樣的事。有時這是丈夫和家人的工作,有時是治療師的。

  溫尼考特在社會的外在現實以及人們的內在世界裡,撐起了這樣的一個空間。在那裡面,他看到個案、學生以及同袍的困境,和他們一起思索,一起等待改變。他不會告訴他們該做什麼,只是創造出一個空間。這通常不會被視為什麼英雄事蹟,甚至從表面上看來什麼也沒做。但在空間裡的人,卻可能因此而得以喘息,得以感受生命。

  是什麼樣的人生,讓溫尼考特可以得到這樣的體會?我在這個好奇裡,開始閱讀這本傳記。

  周仁宇
  兒童精神科醫師、精神分析師
  2010年8月

中文版推薦序二

和溫尼考特相遇

  中華民國八十年六月十五日,剛從陸軍少尉退伍沒多久,就到臺北市立療養院報到,接受精神科住院醫師的訓練。此時蔡榮裕醫師剛升上主治醫師,就帶領著我們一群第一年的住院醫師,一起閱讀心理治療的文章,共同討論精神分析的理論。直至當時,有關精神分析的漢文譯本,多是志文出版社在1970年代出版的新潮文庫系列,佛洛伊德(Sigmund Freud)、佛洛姆(Erich Fromm)、阿德勒(Alfred Adler)、荷妮(Karen Horney)、梅寧哲(Karl Menninger)、及榮格(Carl Jung)等零星的著作。這雖然無法和國內近二十年來精神分析多樣性的出版內容相提並論,但卻是住院醫師共通的基礎。

  在一次的課堂中,蔡醫師提到〈反移情裡的恨〉之觀念,並提到文章中的故事。溫尼考特曾在中途之家,治療一個九歲的翹家男孩。在一次會談中,詮釋男孩的畫作為:逃家的行為是,在潛意識中拯救他家的內部,並保存他的母親免於猛擊,同時也試圖逃離他充滿破壞者的內在世界。但治療沒有成功,他又如同以往地逃離中途之家。一段日子後,他出現在溫尼考特家附近的派出所,溫尼考特太太將他帶回,一起過了三個月如地獄般的生活。在危急時,溫尼考特用身體的力氣,但不帶生氣或指責,將他拎到前門外,不論天氣或日夜。男孩可以按一個特殊的門鈴,他知道只要他按了門鈴,他就可以重新進入屋內,而過去的事一句話也不用再說。溫尼考特在將他放在門外時,會告訴男孩,所發生的事讓溫尼考特恨他。這些話對男孩的進展顯重要,但對溫尼考特的重要性,在於讓他可以容忍此情境,而不會失控、不會發飆、不會謀殺這男孩。

  這是我第一次聽到溫尼考特,震撼至今。我常常在想,這是一個什麼樣的人,做出什麼樣的事。尤其是每當我討厭個案時,溫尼考特的身影就會浮現,讓我試圖癱瘓全身的肌肉,假裝不生氣和不指責地對個案說話,但卻蹦不出「恨」這個字。

  在這本傳記的第一部中,透過訪談和重要他人的信件,作者勾勒出溫尼考特的成長背景。在第二部中,透過溫尼考特的信件和生活,作者探討溫尼考特作品背後的個人因素。作者讓我們讀到,溫尼考特的是小兒科醫師出身,是英國精神分析學會第一批候選人,是男性的兒童精神分析師,一直持續地從事小兒科照會工作和精神分析,擅長廣播、演講、及寫作。從英國精神分析學會中間派(Middle Group) 的一員,到今日被視為獨立傳統(Independent tradition)的開創者,這一切,或許始於他九歲那年失去了回憶夢的能力, 或許更源出於溫尼考特母親的憂鬱;或許始於溫尼考特父親對衛理公會的投入,亦或許肇因於溫尼考特的母親無法忍受哺乳時的興奮感 。溫尼考特對母職的歌頌,明顯對比於忽略父職的盲點。 張凱理醫師曾提過,溫尼考特和寇哈特(Heinz Kohut)講的是同樣的東西,但一個在講母親,一個在講父親。

  三位譯者都是新一代的精神科醫師,致力於心理治療和精神分析的工作。今日的精神醫學,強調「精神疾病」的科學研究,而愈來愈失去「人味」了。溫尼考特曾談及預科工作的冷靜、全然無情地客觀研究活的組織,這一點是許多醫生出身的分析師回首過往時都會談論的。 我想,這也是許多精神科醫師的感受。希望這本傳記的出版,會讓更多人有興趣去研讀溫尼考特的文章,更希望心靈工坊能再接再厲地出版溫尼考特的《論文集:從兒科醫學到精神分析》(Collected Papers: Through Paediatrics to Psycho-Analysis)和《成熟的歷程與促長的環境》(The Maturational Process and the Facilitating Environment),以促進英國精神分析學會獨立傳統的精神,在漢文世界的生根及繁衍。

  我把偷來的珍珠,都註明出處了。而更多的寶藏,則等待著讀者去發掘。雖然在許多他人的回憶中,讓我們看到,溫尼考特不完美的一面,畢竟分析師始終是一個人。

  邱顯智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松德院區
  兒童青少年精神科專任主治醫師兼主任
  2010年八月八日,庚寅年六月二十八日煞北沖猴

 

詳細資料

  • ISBN:9789866782732
  • 叢書系列:
  • 規格:平裝 / 632頁 / 15.6 x 21.6 x 3.16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 本書分類:> >

內容連載

【第七章】愛麗絲‧泰勒

克萊兒寫道唐諾「幾次差一點結婚,不過都沒有結成,一直到他二十八歲才(第一次)成家。」唐諾在1923年七月七日結婚;當時他二十七歲。婚禮在薩里特區佛蘭斯漢鎮(Frensham Surrey)的堂區教堂舉行。

他所娶的女人是三十一歲的愛麗絲‧巴克斯頓‧泰勒(Alice Buxton Taylor),約翰‧W‧泰勒的女兒。泰勒先生是一位虔誠的衛理公會教徒(和唐諾一樣,他最後轉向英國國教派),他既是詩人、也是婦科醫生。1904年泰勒成為英國婦科學會的主席,「他曾在該會草創階段任研究員。他的『創會致詞』使他有機會大聲疾呼已憂心多年的議題—生育率下降,不只在英國,也包括整個西歐。『他坦言斥責潛藏在此重大社會現象底下的邪惡,給認真思考的一般讀者留下深刻印象。』」

愛麗絲,1892年出生於伯明罕,排行老二,僅次於瑪莉,後者嫁給一位頗負盛名的建築師。在她之後是另一個妹妹寶琳,她則終生未嫁。再下來是大弟,接著是小弟吉姆,吉姆後來成為醫生,也成為唐諾‧溫尼考特的好友。羅莎‧泰勒,吉姆的第二任妻子,是聖彼得堡雄堡家族(Shaumberg family)的一員,也是位婦科醫師,在1988年告訴瑪德琳‧戴維絲(Madeleine Davis)和我,愛麗絲的父親是「那種認為人只有在想要生小孩時才需要性的人。他是一個聖徒,被他的小孩理想化,但是他幾乎不曾陪孩子們玩耍過,因為他實在太忙了。」一個極為成功且忙碌的衛理公會教徒,沒什麼時間給他的孩子�這幾乎等同於對唐諾父親的描述。

約翰‧泰勒在1910年過世,那時愛麗絲十八歲。她進入劍橋就讀,最後在泰丁頓(Teddington)的英國國家物理實驗室工作。我們不清楚她在這個純粹科學的地方做了些什麼。她本身是一位極富藝術性的人,婚後,她作畫、蒔花、雕塑且玩賞音樂。她對超自然的信仰證諸於阿拉伯的勞倫斯透過鸚鵡和她溝通的想法,進一步暗示至少她並不習慣科學思考的嚴苛。兩人共同的朋友漢娜‧亨利推測,她可能是在劍橋遇見唐諾的。這個情況的可能性較高,因為唐諾的舊識吉米‧艾德也和愛麗絲同在劍橋。另一個可能性是,他們是在愛麗絲於泰丁頓工作時由大衛‧賓利(David Bentley)居間介紹認識的,他當時也受雇於該實驗室。唐諾在他與愛麗絲1923年結婚之前,就已經認識賓利夫婦。

漢娜‧亨利的這個故事是莉莉安‧賓利(Lilian Bentley)告訴她的,有一天,唐諾到賓利家敲門「詢問是否週末有空房間(在他結婚之前,當時他正要去見愛麗絲)。當莉莉安打開門說哈囉,唐諾結巴地說『喔,對不起,我以為這裡是農莊。』莉莉安忍不住大笑並說,沒錯,這裡就是。顯然因為她儒雅的語調,並不像勞工階級的農婦。她的父親是律師且家境富裕,而她還是牛津的文學士。唐諾窘極了,但是他們成為一生的摯友,經常見面,住處也只相距十分鐘。」這想必是1920年代前期所發生的事。他所說的「我以為這裡是農莊」,讓我們想起他後來有名的宣告,「沒有所謂的一個嬰兒這回事」。理由是他發現在某些關鍵時刻,他寧願去反駁明顯的事實,與現實周旋,而不是屈服於它,或者,寧可去屈服一個他偶然間創造的現實。

漢娜與先生成為溫尼考特這對新婚夫婦的朋友,是在1926年秋天,於薩塞克斯(Sussex)露營時碰面的。除此之外還包括賓利一家�大衛、莉莉安和他們的小孩,他們日漸親密,且常在週末時聚會。

因為工作的關係,亨利一家需靠近鎮上居住,他們搬到漢普斯德石南園(Hampstead Heath)較遠那頭的一間公寓去。他們仍時常拜訪愛麗絲與唐諾,泰半是在週末。唐諾喜歡散步。漢娜回憶某一次「他們替朋友照顧狗,一隻大丹狗,我正巧遇到唐諾。他一看到我,就開始拉扯皮帶,趕著他的狗跑[到]差點飛起來。」
 

 

 

 

 

 

 

文章來源取自於:

 

 

壹讀 https://read01.com/BJQx3nd.html

博客來 https://www.books.com.tw/exep/assp.php/888words/products/0010483085

如有侵權,請來信告知,我們會立刻下架。

DMCA:dmca(at)kubonews.com

聯絡我們:contact(at)kubonews.com


平鎮中醫減肥減重成功案例西湖經絡刮痧能減肥東勢虛胖中醫減重方式新竹香山針灸埋針中醫診所
中壢拔罐療法中醫診所 大園不搭配西藥的中醫門診 中壢減肥專業中醫診所推薦內分泌失調發胖瘦身有成效苑裡不與經期衝突的中醫減肥門診 后里拔罐療法中醫診所 針對肥胖減重瘦身推薦的新竹中醫診所后里更年期發胖的中醫減肥門診 竹北有效的中醫減重配方 西屯埋線減肥體驗效果佳的中醫診所桃園八德減重不傷身的方法 桃園觀音針灸減肥中醫診所 西屯減肥減重瘦身有效實例很多的中醫診所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kdi8smyz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